- 登入
- 註冊


如果能讓電腦幫你「自動盯盤、判斷進出場、下單執行」,是不是就不用再熬夜追價、也不怕錯過關鍵行情?在過去,這樣的系統通常需要寫程式、串 API,甚至還要架設伺服器,對一般人來說門檻極高。
但現在,透過 TradingView 的快訊、Webhook 和交易所的 API,你只要幾個設定,就能讓系統自動判斷買賣時機、即時下單執行。本篇將用白話方式,帶你從零搞懂 TradingView 自動下單的原理和流程重點,就算沒技術背景,也能掌握自動下單的基本邏輯。
在進入 TradingView 自動下單的實作之前,必須先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框架:所有的量化交易系統,本質上都可以拆解為三大流程:
這三個步驟環環相扣,構成了「交易系統自動運作」的核心關鍵。下面將逐步說明這三個流程的意義與操作方式。
所謂的「接收資料」,就是讓你的交易系統能夠即時取得市場資訊,例如:
在傳統量化交易中,交易者通常需要自己寫程式,並透過交易所 API 抓取這些數據。但這對沒有程式背景的使用者來說,門檻極高。
不過,TradingView 的出現,解決了無程式背景用戶的痛點。
它的內建功能,就整合了來自多個交易所的報價與技術指標資料,用戶只要在搜尋欄輸入幣種(例如 BTCUSDT),就能立即存取圖表、指標與即時價格,完全不需要自己串接 API 或寫爬蟲。
對於初學者或非工程背景的交易者來說,這大大降低了資料取得的難度,讓更多人能夠專注在策略設計與交易本身。
要注意的是,雖然 TradingView 已整合主要交易所的即時數據,但依然要留意其資料來源屬於圖表用視覺化報價,而非原生訂單簿(Order Book)的 API。如果是要用於高頻策略或需毫秒級精度的交易模型,仍建議透過交易所原生 API 搭配快取技術實作。
接收到資料之後,接下來就是讓電腦自動判斷「何時買進、何時賣出」。這部分,就是所謂的交易策略判斷邏輯,也是量化交易的核心。
你可以這樣理解:
「策略」決定了你要在什麼條件下做什麼操作——就像是設定一套「自動交易規則」。
那麼在 TradingView 有提供以下兩種設計策略的方式:
一旦判斷條件成立,TradingView 就能發出快訊(Alert),用來通知你或觸發自動交易指令。換句話說:這一步是讓你的想法變成機器能懂的語言,也是交易流程中最需要智慧與經驗的一環。
這邊也想分享,根據我們的經驗,許多初學者一開始會直接複製現有的 Pine Script 策略模板,但不理解策略的邏輯就開始跑自動交易,這其實風險非常高。如果是使用第三方的策略腳本時,建議還是要自己跑過一次回測,才會比較安全。
最後一步,是將交易判斷「執行下去」:當符合條件時,自動送出下單指令給交易所。這一步可以透過兩種方式進行:
方法一:手動點擊下單(TradingView 內建交易面板)
方法二:自動下單(TradingView 快訊 + Webhook)
上面就是最常見的「TradingView 自動下單架構」,而且整個過程都在雲端執行,不需要你一直開著電腦。而關於自動下單的具體流程,將會在下一章節進一步說明。
想要實現 TradingView 的自動下單之前,需要理解 TradingView 完整的訊號傳遞架構。當你了解這個架構之後,才有助於你在設計策略時,不僅會操作,更能排除錯誤、優化延遲,真正掌握自動交易的核心邏輯。
以 TradingView 的自動下單為例,具體的流程會是如下:
「策略條件達成 → 快訊觸發 → Webhook 傳送訊息 → 交易所 API 接收 → 自動下單完成」
例如,你設定「當 BTC 突破 15 萬時買進 0.1 顆」的條件。一旦條件成立,TradingView 快訊就會立即觸發 Webhook → 指令送達交易所 → 完成下單。即使你人在睡覺,交易也照常進行。
從上面的說明可以得知,整體下單流程包含三個關鍵元件:
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說明:

TradingView 的快訊功能,就像是一組監控指令。如上圖所示,你可以設定當價格、指標、成交量等「觸發條件」被滿足時,自動送出訊息。
常見的觸發條件包括:
只要條件成立,快訊就會自動執行後續動作:發通知、寄信、或觸發 Webhook。
單靠快訊,只能「提醒你」有訊號出現,卻沒辦法幫你下單。這時候就需要「Webhook」。白話來說,Webhook 就像是一個郵差,它可以把訊號「自動傳給別的服務或工具」。

如上圖所示,以下是簡單的範例:
因此,當你在 TradingView 上建立快訊,並輸入 Webhook 的網址(通常是交易所的 API)後,當觸發條件成立時,快訊會自動把這封信送出。
而這封信裡面會包含:
當交易所收到訊息,就會自動幫你下單,整個過程幾乎不需人為干預。此外,TradingView 整套自動下單的流程,都是在「雲端」上執行,以下是我們整理出的三大好處:
目前主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中,已有許多原生支援 Webhook 串接與自動下單 API,以下是常見平台:
| 交易所 | Webhook 支援 | API 功能 |
| Binance 幣安 | 支援 | 現貨 / 合約 |
| OKX | 支援 | 現貨 / 合約 |
像 OKX 、 Binance(幣安)等國際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,皆原生支援透過 Webhook 接收交易指令。你只要設定好 TradingView 的快訊,就能將訊號自動發送給交易所。
這相較於股票或期貨,需要額外安裝下單機、自己寫程式串接券商 API,簡單太多。此外,你只需個人帳戶就能開啟交易所 API,不像傳統金融商品常需法人身份或高門檻驗證。
以傳統股市為例,一天只開盤 4.5 小時,人工手動操作還有空間;但相比於加密貨幣市場全年無休,7 天 24 小時都能交易,如果在你睡覺休息的時候,價格突然漲跌 15% 以上,根本來不及應對,這時候就只能仰賴「自動下單」。這也讓「不需人力監控的自動化交易」成為必然的交易趨勢與選擇。
TradingView 提供多種帳戶等級,對於「自動下單」功能來說,帳戶方案會直接影響功能開放程度,以下是我們整理的表格。
| 功能項目 | 免費 | Essential / Plus | Premium(建議) |
| 策略模擬與回測 | 支援 | 支援 | 支援(含深度歷史資料) |
| 活躍價格快訊 | 5 | 20 / 100 | 400 + 支援秒級快訊 |
| Webhook 通知 | 不支援 | 支援 | 支援 |
| 快訊有效時間 | 最長 2 個月 | 最長 2 個月 | 永久快訊(一次設定不用重設) |
總結來說,如果是長期要使用 TradingView 做自動下單的人,一定要購買付費方案,才可以使用 Webhook 通知。不過根據我們的經驗,會比較推薦使用「Premium 方案」,具體原因如下:
如果是預算有限的話,也可以先申請試用 Premium 方案,覺得功能有符合需求,在考慮使用付費方案。同時,因為 TradingView 官方也會有不定時的優化,可以加入量化通的 LINE 社群,當官方有釋出優惠訊息時,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。
不行,以台灣為例,目前多數期貨券商僅提供 API,無法直接串接 Webhook,都需要另外準備下單機(例如 CTPro)或程式交易接口。
因為多數的交易所(例如幣安、OKX)都支援 Webhook,不需安裝下單機,而且和 TradingView 整合度高,可以無痛直接使用
TradingView 自動下單,不只是圖表分析的延伸,更是讓交易策略真正落地的關鍵橋樑。透過「策略 → 快訊 → Webhook → 下單」這套流程,你可以把自己的交易邏輯轉化為機器能執行的語言,打造屬於你的 24 小時無間斷交易助手。
對多數人來說,過去的自動交易意味著要學程式、寫 API、自己維運伺服器;但現在,有了 TradingView 的圖形化介面與主流交易所的 API 支援,就算你沒有工程背景,也能用最低門檻完成從想法到實作的全流程。
無論你是剛接觸量化的交易新手,還是想提升執行效率的進階玩家,只要掌握本文介紹的三大核心概念——資料取得、策略判斷、訊號執行——就能有效運用 TradingView 架構出穩定、自動化的交易系統。
下一步,若你想讓自動化更進一步──像是分批進場、動態控倉、策略組合設計──我們已經為你整理好一套完整實戰課程,歡迎參考【TradingView x 台指期 x 加密貨幣|量化交易全方位實戰】線上課程。